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8日讯(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李玲玲)“我感受到了国家对劳动者的尊重,对科研工作者的殷切期盼,我深感重任在肩。”4月28日上午,全国先进工作者、武汉轻工大学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刘玉兰在北京参加表彰大会。她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她到过很多次北京,这一次的感受尤为不同,“既感到很光荣,很振奋,又感到自己做的事还远远不够,还要继续努力”。
全国先进工作者、武汉轻工大学教授刘玉兰在北京出席表彰大会。
刘玉兰多年奋战于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一线,她带领团队师生,针对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所面临的重大难点问题,在猪的营养与免疫、肠道生理功能调控等方面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先后8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件;连续3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
“整天围着猪打转。”刘玉兰笑称,有一次从养殖场坐公交车回家,她发现自己旁边的位置陆续空了,大家对她避而远之。“当时也没想明白怎么回事,后来才想到,应该是我身上太臭了。在猪场待了二十多天,自己已经完全闻不到猪臭味。”
科研生涯辛苦,但她乐在其中。多年来,她带领团队师生,深入养殖企业和养殖户,闻着猪粪臭,致力于将科学研究与产业需求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她先后与湖北、上海、浙江、广东、山东、江西等地多个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了母仔猪功能性脂肪、畜禽生理调控剂、畜禽免疫调节剂等系列新产品,解决了仔猪饲养的瓶颈问题,在多个行业龙头企业推广应用,产品覆盖到全国30个省市和全球26个国家(地区)。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额60.29亿元,新增利润6.95亿元,经济效益显著,为我国生猪健康养殖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表彰大会现场,刘玉兰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受鼓舞。“总书记提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劳动创造,这让我更加坚定了科教报国的信仰、信念、信心。”
她表示,自己将以劳模精神为指引,坚守教学一线,立德树人,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创新型人才;执着科技创新,聚焦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弘扬工匠精神,带领团队深入产业一线,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媒体链接】
1.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http://www.app.dawuhanapp.com/p/46814427.html
2.青春湖北:
https://mp.weixin.qq.com/s/Btx4-Iebo7ozsknA_4_SyA